top of page
Search
Writer's pictureYue Wu

伪科技艺术【悦来文献】

悦来美术馆约稿 收录于话题 悦来文献 · 艺术与技术政治 导读:艺术与技术政治 Art and Technology Politics 技术有政治性吗? 当代技术哲学家、政治学家兰登·温纳(Langdon Winner)在他的文章《技术物有政治性吗?》(Do artifacts have politics? )中如此定义“技术政治”:这里的“政治”不是指狭义的国家政治,而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的面对权力与权威所可能产生的广义政治。大范围系统性的技术更迭中,技术政治所关注的是意识形态对技术的操控,以及社会对于技术手段的应激方式,政治性便体现在社会集体与技术的交互关系中。而法国哲学家朗西埃认为,美学本身便是政治的产物,因为美学一直是基于集体认知的结果,而得以介入集体的方式只有政治,由此我们看到艺术背后所铺垫的,不单纯是审美本体论的辩证,也不只是权力结构的变迁,更有着政治与技术在交驳中绵延的知觉痕迹。 本专题将通过梳理与例举一系列采用、误用、巧用、反用新技术的艺术作品,来探讨平行并作用于艺术史的技术发展史,艺术对于技术的利用与反思,以及隐匿于艺术与技术背后的政治性。艺术与技术的碰撞有一些纯属偶然,也有不少经过了深思熟虑。得益于技术进步的艺术家实现艺术风格与视觉语言革新;警觉于技术的艺术家将对于技术中立论的反抗倾注于作品的主旨之中。我们的理论研究将基于温纳的技术政治,朗西埃的美学政治,基德勒的媒介研究,维利里奥的消失美学等,我们的案例将从近代一直推进至当代,从欧洲印象派的光学技术与无政府主义,苏联计划经济宣传与控制论系统,中国六十年代文艺作品对于突飞猛进的集体技术的记录,美国登月事件与太空探索对于艺术与电影的灵感激发,全球当代数字艺术对于互联网社会不平等议题的探索。

邱黯雄,《新山海经》,视频动画,30分钟,2013-2017。截图前景中是长出鹰爪鱼眼的监控摄像头 伪科技艺术 一则道听的轶事,准确地反映了本文献专题三个核心概念——艺术、技术与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某学生赴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签证,他告诉面试官自己主修的专业是“科技艺术”,面试官面露难色,向学生确认:“那到底是技术还是艺术?”当得知这位学生将成为艺术家而不是科学家之后,面试官舒了一口气,通过了签证。 在故事中,作为关乎国际政治关系的大使馆签证官,对于技术方向的学习格外警惕,其背景是当今世界大国之间激烈的科技竞争。马克思的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认为技术发展改变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关系,科技产物本身便可塑形社会,影响政治走向。兰登温纳举例,连一块太阳能板也内含政治——相对于必须由集权式的科技或军事精英团体控制的核电站,简易、廉价、安全的太阳能电板与民主分权式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更为相适。如今,技术物的政治性愈发显著,技术政治正在超越地缘政治,成为新的竞争力。新科技革命将以“多域空间融合”(物理、信息、能量、生命四大空间)的复杂形式对世界格局进行重塑,构建起以技术权力作为核心的国际新秩序。美国政府持续打击“数字威权主义”(digital authoritarianism),抗议网络攻击、审查制度、舆论操控,甚至还有被称为“数字丝绸之路”的5G网络基础设施,视之为政治手段,并将理论应用于国际关系战略,签证官的职责便包括了在求学的源头遏制新一代邓稼先、钱学森的诞生。


Liam Young, 《星球城》(Planet City),视频动画,2021。 截图为影片中展示的太阳能电板集合区 但是当前沿技术加上“艺术”的后缀,这种威胁仿佛就被化解了,被赦免了。“技术”被警觉,而“艺术”却变成签证官心中的安全专业,获得了国际通行证,对于这样巨大的反差有一种解释,近十几年来,以科技作为媒介或议题的艺术作品都不约而同地以反抗的、颠覆式的、反乌托邦的、干扰的姿态回应主流技术(例如监控、审查、通讯),这种批判和预警而在某种程度上起到阻碍的作用。Liam Young的作品《星球城》展示了环保主义集权之下的太阳能板与其他技术如何为高密度极限中生存的10万居民提供能源,邱黯雄的《新山海经》系列将熟悉的现代机械描绘成远古的狰狞巨兽,监控与规训着人类社会。计算机艺术与科幻写作的先驱Herbert Franke所期许的以新媒体艺术弥合人性与技术间逐渐扩大的鸿沟并未能成为现实,数字艺术家们似乎停止拥抱技术,选择反复描绘高科技下人性湮灭的反乌托邦式的结局。 还有另一种常见的评价指出在专业化水平要求高精尖的科技领域,艺术家们包装成硬科技的作品从未触及技术核心,不过只是花拳绣腿,模拟技术而已。Claire Bishop在文章“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中感慨,即便艺术家使用数字技术,也未能真正直面技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颠覆,未能深入体察技术对于人类思想与情感的影响;继而她又嗟叹,当代艺术整体呈现出一种对数字革命的迟钝与抗拒、对传统媒介的留恋,或许是因为数字科技背后的代码所属的语言模型与艺术的图像性大相径庭,艺术或将止步、消隐于往昔的烟云。[1]

达芬奇绘制的飞行器机翼 放在更为悠久的艺术历史中,如此低估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绝对有失公允。艺术史本身可以被视为一部浩瀚的技术革命史——极为复杂的青铜器冶炼工艺是三千年前的古老社会高度文明化的存在的佐证;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与艺术同时启蒙,达芬奇的画笔下既有圣母也有永动机与飞行器;受光学理论启发的印象派画家用颜料与笔触捕捉光影的流动;印刷术与版画的流行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电影更是随着《爵士歌手》、《乱世佳人》、《太空漫游:2001》等巨制实现有声、彩色、数字化的迭代更新……艺术自初始便于与彼时最先进的技术紧密交织,即使我们狭隘地将目光锁定在当下,仍然有一大批科技艺术作品涉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数字金融、能源技术、合成生物、基因编辑、太空探索等最新科技。 但不得不承认,最接近前沿科技的当代艺术仍然与技术之间存在某种断层,显得被动、牵强而无足轻重。Hyundai Blue Prize的获奖展《梦·碑·纪》主题关于太空艺术,而策展人兼“万尤引力”创始人王尤表示,展览源于自己的一场梦,策展是“寻梦归去”,是为“找回我的梦,解开自身的迷惘.”[2] 简易的黑色帷幕隔挡中有一件影像作品《脱离》,创作者是从控制技术专业转行艺术家的刘昕,背景是麻省理工大学与亚马逊公司创始人贝索斯创办的私人太空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合作项目。“蓝色起源”的一系列发射主要是为了未来能够实现商业太空旅行,并计划于今年7月送第一批“游客”上天。然而,所谓旅行只是开端。正如15至17世纪由商贸主导的大航海时代,地理发现伴随着殖民拓展,21世纪是“太空大航海”的新阶段,“蓝色起源”与“Space X”为代表的飞船舰队已经向太空进发,人类的生存空间正在向宇宙扩展,探索新能源,甚至新的栖息地。面对“宇宙殖民”、“太空互联”、“黑暗森林”等等更为宏大而严肃的技术政治议题,艺术家最终只是选择将自己的一颗牙送上了太空。反观整个展览,神秘学与玄学远大于科学,不禁令人联想到那本设计精美的畅销艺术书《星体艺术史》,作者成功把握了“宇宙”这一热门词,但是硬生生把天文知识和星座心理学混为一谈。 瑞士学者Boris Magrini曾为新媒体艺术辩护,直言艺术家并不需要成为人文与科学的桥梁,否则这一认知背后的逻辑将持续加剧艺术代表人性与感性、技术代表理性与冰冷的二元对立。[3]遗憾的是,大部分艺术作品可能连桥梁也未搭起,只是和大众一同站岸边,遥想着对岸的未知世界,进行自我感动。Bishop在文末预言:艺术即将过时了(the obsolescence of visual arts)。

“星际荣耀i-Space”的商业运载火箭双曲线一号“徐冰天书号” 或许是感受到宇宙亘古永存,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也参与到关于太空的哲学探索之中。2021年2月1日,中国民营火箭公司“星际荣耀i-Space”的商业运载火箭双曲线一号被命名为“徐冰天书号”,任务是搭载刻有徐冰《天书》的8公斤金属魔方上天。随着火箭发射,这件由完成于1991年的版画作品延伸而来的太空版本将开启了一场转瞬即逝的、面向外星观众的展览。这是“展览”没错,因为公司连艺术衍生品也准备好了,地球观众可以通过Interstellar Museum(星际博物馆)购买“星际邮票”,向太空留言。[4] 大多数人不会意识到i-Space公司与《天书》在文字符号意义上的巧合:公司的英文名iSpace源自《芬尼根守灵夜》(Finnegans Wake)的作者詹姆斯·乔伊斯在电脑科技兴起之前发明的以i为前缀的“非词”,而《天书》是艺术家徐冰潜心研究《康熙字典》的字形结构后创造的形似汉字而实则无意义的“非书”,两者都揭露出文化底色中的机械性——字母的排列组合、笔画的模组工序(modular)都在暗示作为人类文明代表的“文字”本质上的机械与非人。可惜,在“徐冰天书号”升空的瞬间便出现飞行异常,火箭在肉眼可见的距离内直接坠落。有网友评论说老天爷也没有看懂,所以决定拒收。其他批评的声音反映了网友大脑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古老的祭天仪式中,艺术往往起到通灵、祈福的作用,它自带神秘的灵韵,安抚人们对于科学无法征服与解释之现象的恐惧,而《天书》这样带有颠覆、戏谑意味的符号注定导向失败。

刘小东,《电脑领袖》,1993,油画 发射失利造成的商业损失或被另一套前沿的技术拯救。促成这次天书航天合作的艺术公司与新晋NFT平台iBox联袂,共同发行《徐冰天书号》的NFT太空艺术作品,作品最终以200万人民币成交,虽然远低于NFT拍卖6930万美金的最高拍卖纪录,也不足商业火箭10亿元融资的零头,更不能让上市计划受到重创的“星际荣耀”从泥沼中脱身,但这次拍卖绝对让中国艺术圈的投机者们赚了一笔。iBox平台于今年5月17日上线,首日便推出第一款NFT艺术品,由香港演员陈小春创作的“iBox 001号”,令人匪夷所思,但照样有人买账。[5] NFT面向的收藏家主要指向一直未被传统画廊收割的科技新富们,虽然当代极客藏家们的形象已经离刘小东1996年创作的油画《电脑领袖》相距甚远,这种偏颇的刻板印象依然持续存在,但是罕有人再会将他们成为“领袖”了。“领袖”一词是政治性的,它包含着治理、领导、动员、表彰等涵义。极客们也有成为“电脑领袖”的决心——由他们创立的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在初始时承载着伟大的政治理想:实现一种去中心化的治理,引领人类走向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民主自治的未来。全球化之地缘政治摩擦不断,贸易战、环境污染等“公地悲剧”严重阻碍了协作模式的良性循环,于是左翼加速主义者们决定拥抱技术实现,以数学与代码作为手段,介入技术的社会实践,主动利用技术去超越与掌控资本迭代的速度,通过协议进行算法治理的协作网络,以期最终替代现有的秩序。[6]然而技术乌托邦在金融与市场的追逐下逐步破灭,2019年深港双年展(UABB)中由言语、何竞飞、吴樾策划的展览“编码纪/加密货币反乌托邦”追溯了“去中心”回到“再中心”的破灭过程,反映出现实中比特币与现有地缘政治力量的集中一致,与全球化经济网络背后的政治隐喻。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在区块链上独一无二、不可分割的代币,当它与(数字)艺术相关联后,便形成NFT艺术。然而NFT艺术以契约书的形式被买卖却几乎不赋予收藏者对于艺术作品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只有一种蒂娜·里弗斯·瑞恩(Tina Rivers Ryan)所谓的“吹嘘权”。 瑞恩讲述了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 1958年的作品《非物质图像感性区域》,在题为“虚空”的展览中,空荡荡的展厅里矗立着一个空展柜,而其中的虚空便是作品《区域》。收藏者可以购买《区域》的证书,但艺术家声称只有烧掉证书,藏家才能真正拥有这件作品,因为此时它已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感性”,而且无法被转售。[8] 《徐冰天书号》的藏家或许可以采用克莱因的思路理解作品,毕竟,烧毁的除了作品,还有一艘航空火箭。 当代艺术在技术层面的边缘与柔软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旧的艺术与帝国、王权、宗教紧密捆绑,而现代主义之后艺术与政治脱离得太久,不仅失去资金支持,就连反叛也不再构成任何威胁,仅仅成为无关的、自娱自乐的、个人主义的、资本的玩物。 注释

[1] Claire Bishop, “Digital Divide”, Art Forum, 2012.09 [2] Hyundai BluePrize Art+Tech 2022及《梦·碑·纪》开幕回顾[3] Boris Magrini, Confronting the Machine. [4] 具体可在微博搜索InterstellarMuseum了解详情。[5] 若不信这令人匪夷所思的信息,请参考iBox母公司火币的知乎新闻号“火币研习社”发布的新闻,"火币早报:NFT平台iBox上线,联合陈小春发行首个作品”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3181886 笔者认为,“更纵深服务亚洲NFT玩家”实际上是“专骗中国人”的另一种说法。[6] “比特纪:空间链、公共性与技术批判”主题沙龙 http://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4777052&from=kuaibao [7] 408研究小组,2019UABB深双展“编码纪”展评与作品简介归档,https://www.163.com/dy/article/F9GNB10J0518UIMG.html [8]蒂娜·里弗斯·瑞恩,“代币套路”,Artforum艺术论坛,2021年5月 参考文献:1.Confronting the Machine. An Enquiry into the Subversive Drives of Computer-Generated Art.2.Claire Bishop, “Digital Divide”, Art Forum, 2012.093.Liu, Lydia H. "ISpace: Printed English after Joyce, Shannon, and Derrida." Critical Inquiry 32, no. 3 (2006): 516-50.4.Lydia H. Liu, “The Non-Book, or the Play of Sign” in Tianshu: Passages in the Making of a Book, edited by Katherine Spears, 65-79. London: Quaritch, 20095.Hyundai BluePrize Art+Tech 2022及《梦·碑·纪》补充6.蒂娜·里弗斯·瑞恩,“代币套路”,张思锐译,Artforum艺术论坛,2021年5月

29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